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资源 > 动态新闻 > 环保要讯

万里同心 共护黄河 | 巧做“水文章” ——郑州打造再生水循环利用新样板

来源:河南环境发布时间:2025-05-30 16:19打印页面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着华夏大地,承载着千年文明。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持之以恒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河南省生态环境系统聚焦“两高四着力”,凝聚各方力量,共护黄河安澜,同促流域繁荣,奋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开设“万里同心 共护黄河”专栏,全面展示我省牢记殷殷嘱托,“共护母亲河”的生动实践、创新举措和积极成效,广泛凝聚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生态环境力量。

  日前,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委网信办、央广网举办了“‘豫’见美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数家媒体记者深入许昌、周口淮阳、信阳、南阳内乡、郑州等地,用镜头定格绿水青山,以笔墨书写治理篇章,多角度、立体化展现美丽河南的生态画卷。

  在郑州,记者们实地探访了其打造“再生水+清洁能源”梯级循环利用的郑州特色,深入了解郑州破解“水困局”的有益探索,感受城市“第二水源”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积极成效。顶端新闻、央广网先后发布相关采访报道。其中,央广网发布的主题报道《美丽中国河南行丨探访郑州:污水变能源 破解“水困局”》阅读量达645.1万,被大象新闻、中原网等多家媒体转发,引发广泛关注和较大反响。

  那么,郑州是如何做活“水文章”,打造再生水循环利用的郑州模式的呢?在守护黄河方面,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水缺能高双承压,中原绿城探新路

  作为千万级人口省会,郑州长期面临“水荒”与“碳考”的双重挑战。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12.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96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0,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线,水资源短缺程度在超千万人口城市中尤为突出。

  同时,传统燃煤供热与电力消耗模式下,能源结构亟待优化,如何在缺水型城市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与低碳转型,成为摆在郑州面前的必答题。

  三水联动破困局,机制创新激活力

  郑州以再生水“资源性+能源性”双重属性为突破口,构建“提能-利用-补水”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循环体系,探索出一条城市绿色发展新路径。

  郑州市再生水厂排水现状

  厂网协同提能,构建循环基石。郑州中心城区7座再生水厂与污水处理厂合建,形成220万立方米/日生产能力,出水水质优于地表水IV类。通过完善再生水管网布局,再生水不仅用于电厂冷却、市政保洁、河道补水等常规领域,更突破性地将稳定水温(冬季15℃、夏季25℃)转化为清洁能源,为能源化利用奠定基础。

  郑州市清洁能源利用能源站工艺流程图

  能源化利用破题,打造低碳样本。依托再生水源热泵技术,郑州开启“污水链”向“能源链”转化实践。以2012年高铁东站项目为起点,该技术通过压缩机少量电能驱动,实现再生水与空调水的热量交换,形成“提能不耗水、利用无污染”的供冷供热模式。截至目前,地铁五龙口停车场、郑飞集团科研楼等10余个项目相继投用,服务面积超375万平方米,年节约标准煤3.2万吨,减少碳排放8.1万吨,成为北方城市清洁取暖的典型范式。

  郑州市中心城区清洁能源项目现状分布图

  政策赋能创新,激活市场动能。郑州将再生水利用纳入城市水资源统筹规划,构建“政府建网、企业建厂、专业开发、市场经营”的利用模式。郑州通过编制《郑州市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2021-2035)》《郑州市推进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试点实施方案》等,与“双碳”目标深度衔接;同步推进《郑州市再生水价格管理指导意见》《郑州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起草编制,以刚性约束推动再生水替代常规水资源。在中心城区的示范带动下,郑州下辖县(市)逐步复制推广,形成全域协同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格局。

  “三生”共赢展新貌,黄河流域树标杆

  郑州再生水利用实践实现了生活、生产、生态的“三生”协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在水资源节约层面,郑州再生水利用有效缓解城市供水压力的同时,减少地下水开采,助力维持黄河流域水资源平衡。郑飞集团科研楼等项目通过替代浅层地下水,年节约地下水资源超30万吨,为沿黄城市地下水保护提供示范。

  在低碳转型层面,2024年,郑州市主城区再生水利用量约4.49亿吨,利用率约55.57%。龙湖金融中心供冷供热等项目形成的“污水热能开发-集中供能-低碳建筑群”模式,为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基建提供技术路径。

  在生态修复层面,再生水作为河道补水源,年补水量超4亿吨,显著改善贾鲁河、金水河等城市水系水质,提升水生态自净能力,助力郑州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格局,为黄河支流生态修复提供范本。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郑州以再生水利用为支点,撬动水资源节约与能源结构优化双重杠杆,既破解了自身“水缺能高”的发展瓶颈,更以区域示范效应带动沿黄城市协同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与绿色低碳发展。这一实践印证,在资源约束型城市,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突破,极大地促进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共赢,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落地提供了生动的“郑州答案”。

河南省
生态环境厅
企业服务日
活动
关闭
公开征集涉
企生态环境
行政执法
问题线索的
公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