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光山县召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动员会,会议通报了2022年度光山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结果,并对今年考核工作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分工,要求各单位齐心协力,紧密配合,确保全县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稳步增长。
会议要求,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监测与评价是生态环境部每年开展的一项重要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资金转移支付的重要依据。二是责任落实要到位。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该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具体责任人,对本单位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县考核办对各部门工作任务和资料收集整理情况进行督导、调度,对工作不能积极落实、任务不能有效完成、资料不能规范上报的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移交纪委监委问责。三是协调配合要到位。各单位要在县考核办的统筹调度下,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联动,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工作会商,协同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会议强调,一是要提升站位,高度重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工作不仅是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具体体现,也关系到全县明年中央财政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的数量。二是要专人负责,抓好落实。各部门对照各自职责分工,认真梳理考核指标体系,明确业务强、素质高的联络员,完善考核资料,高标准、严要求地抓好工作落实。三是要压实责任,跟踪问效。政府将依据日常调度及考核数据资料报送情况,对相关单位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