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资源 > 动态新闻 > 环保要闻

5·22特别报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画卷徐徐铺展

来源:中国环境网发布时间:2023-05-23 17:58打印页面

  哪个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让你印象深刻?是从低谷时极度濒危的几只增至33只,进而第五个家庭群正在形成的海南长臂猿家族?还是野外种群从不足几万只增至30万只,在青藏高原“万羊齐奔”的藏羚羊?

  近年来,我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行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在神州大地上徐徐铺展。

  为“昆蒙框架”通过贡献中国力量

  2022年12月19日,是全球自然保护史上历史性的一天。“在那个凌晨,会场内外,无数人为‘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的最终通过振臂欢呼,也对中国作为本次缔约方大会主席国发挥的引领作用由衷感谢。”一位参会代表曾这样描述道。

  从2021年10月乃至更早到2022年12月,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历程上,留下了深深的中国烙印。《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成功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在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为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了强大政治推动力。同年10月,《昆明宣言》通过,为第二阶段会议奠定了坚实政治基础;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成立,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14个月后,会议第二阶段转场到加拿大蒙特利尔。期间,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提出了确保“昆蒙框架”等会议成果通过的四步走路线图,每个阶段的关键节点都有针对性措施和阶段性“里程碑”目标,最终框架达成,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

  “昆蒙框架”充分尊重各国“地球母亲、生命共同体以及自然对人类的贡献”等自然观和价值观,尊重各国国情、优先事项、能力和发展权,强调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与合作,确认土著居民和地方社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重要权利、作用和贡献,促进性别平等和广泛参与,支持妇女、青年等全过程平等参与生物多样性治理决策与行动,汇聚了世界各国、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力量,是一项体现多边主义精神、广泛凝聚政府和社会合力的共识。

  这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参与其中的人与有荣焉。“在世界形势复杂的多边环境下,各缔约方针对生物多样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共识,并形成一系列成果,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作为缔约方代表,我能全程参与到框架下各个目标的监测指标的谈判,参与框架文本相关部分的磋商和起草等工作,见证框架的诞生,何其有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徐靖告诉记者。

  大会成果是各缔约方智慧的凝结,固然重要,但在框架之下,能否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行动则是各缔约方诚意的试金石。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再次传递了世界各国将COP15达成的“昆蒙框架”这一历史性共识转化为行动,携手开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局面的美好愿望。

  中国作为COP15主席国,更是以积极行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进程。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碧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昆仑行动”等系列执法行动,对影响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我国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建成国家公园试点区、自然保护区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海域面积的4.1%,同时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我国还划定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8.8%。”徐靖说。

  领土广袤,人口众多,中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更清晰地感受到,生物多样性是维系人类福祉、地球健康和经济繁荣的基础。中国秉承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正日益走入人心,生态环境治理的视野更加开阔。

  在日前发布的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视频致辞中,黄润秋表示,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更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战略行动计划》,实施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进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落地,并继续发挥好主席国职责,与各方一道努力,推进“昆蒙框架”目标落地。

  近年来我国“生态答卷”成绩亮眼

  每一个物种消失都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一次警钟。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通过实际行动取得阶段性进展,让许多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稳中有升,生存状况不断改善。

  长江禁渔以来的成绩有目共睹。

  日前,江豚捕食刀鱼的罕见画面被江苏镇江的航拍爱好者马先生记录下发到网上,引起了网友热议。

  “长江镇江段水生态已经这么好了吗?两个稀有物种同时现身镇江!”

  徐靖告诉记者,这样的变化不仅发生在镇江段。“2020年和2021年,鄱阳湖刀鲚的资源量增加了数倍,已溯河洄游至历史上限洞庭湖水域,多年未见的鳤鱼在长江中游再次出现。如今在南京、武汉等长江干流江段,长江江豚出现频率显著增加,部分水域单个聚集群体达到60多头。”

  对于长江生态系统的改善,多年来持续致力于长江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表示认同,在其发布的《长江生命力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长江流域“生命力指数”综合评价结果有所提升。

  WWF上海区域项目主任、淡水项目中国负责人任文伟向记者介绍:“鱼类是长江流域水生态优劣的重要指示器。《报告》显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步恢复。长江主干水域的水生态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四湖’水生态指数也略有提升,这主要归因于鱼类物种数、鱼类早期资源量以及江豚种群数量的增加。首先,鱼类种类和资源量逐渐增加,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鱼类193种,比2020年增加了25种。其次,长江中游的四种重要家鱼卵苗径流量已达到78.7亿粒(尾),较2020年增加了4.83倍。此外,根据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过去五年间增加了23.42%,实现了止跌回升。”

  这份不断提分的答卷背后,离不开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的努力。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监管体系的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管制度不断夯实,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估不断深入,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力度不断加大。

  赤水河率先试点全面禁捕以来,鱼类资源量增加了近1倍,特有鱼类早期资源种数由禁捕前的32种上升至37种,资源量达到禁捕前的1.95倍。

  野生大熊猫、藏羚羊、麋鹿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朱鹮从发现时的7只,目前恢复到5000余只。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走了两公里,就能遇到6条蛇。”多年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和科普的兰州大学生态学院青年研究员赵序茅这两年也明显感受到物种生存环境有了明显提升。

  当然,这份中式答卷也不乏一些国际加分项。在“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框架下,我国与多国开展了相关合作与交流。

  建设“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吸纳100多个国家生物多样性相关数据,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积极为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支持,全球80多个国家受益。“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计划”等项目应运而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规划和管理以及社区生计改善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2021年曾经刷屏的亚洲象“短鼻家族”日前也传来了好消息:在野象“老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小象长胖了、象群分家了,分成两群在不同区域活动。

  “野象分家”是象群健康繁衍的证明。在全球亚洲象数量减少的背景下,中国亚洲象仍出现“婴儿潮”,象群不断壮大和分家,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建立跨境自然保护地和生态廊道,是我们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重要探索。期间,我们与俄罗斯、蒙古国、老挝、越南等国家合作。其中,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面积达20万公顷,有效保护亚洲象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中俄跨境自然保护区内物种数量持续增长,野生东北虎开始在中俄保护地间自由迁移。”徐靖说。

  COP15点燃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情

  在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助理教授李彬彬看来,如今在国内,关注生物多样性内容的公众越来越多。

  “随着我国成为COP15主席国,国内关注物种保护的氛围越来越浓。具体到一些野生动物保护的项目中,不断有摄影爱好者、自然爱好者以及户外运动爱好者实现了身份‘升级’。一些潜水爱好者成为珊瑚保育员,一些观鸟爱好者参与到鸟撞调查的研究中来。在一些地区,打渔人在政策的引导下也‘升级’为护渔人。”李彬彬说。

  不仅如此,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研人员也成为学校的“常客”。这几年,赵序茅常被邀请去中小学做科普讲座,他会用通俗的语言跟学生解释什么是生态学,也会教学生如何区分滇金丝猴和川金丝猴。他说自己做的工作就像他的微信名——“动物翻译官”。

  COP15举办以来,生物多样性议题已经成为有众多“网红”加持的主流议题。

  “生物多样性议题传播,在过去两年中快速发展。从云南野象到北京雨燕,还有今年霸榜热搜的熊猫家族,都是生物多样性议题中的亮眼存在。从3月1日至5月19日,全网共有123万余条‘#生物多样性’有关的信息,且热度不断。”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媒商智库负责人李颖告诉记者,生物多样性议题已成为中国对外传播中鲜活生动的重要力量。

  在李颖看来,生物多样性议题传播得好,与国家倡导、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推动等因素密不可分。“2021年和2022年,中国作为主席国举办COP15,成为生物多样性议题最重要的传播节点。同时,生态环境部门的大量科普,为提升公众生态环境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特点,讲故事、亮名片。云南亚洲象、大熊猫家族等纷纷‘出圈’,成为全民热议的爆款话题。”

  “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积极关注和表达,奠定了生物多样性议题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很多常年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努力付出的环保社会组织、研究学者,也成为传播中的重要意见领袖。”李颖说。

  在今天的中国,四川大熊猫“花花”依然稳坐顶流“宝座”,新疆蒙新河狸与“河狸公主”初雯雯的故事还在续写,云南亚洲象“短鼻家族”分家进展仍令网友牵挂,中国的生物多样性议题还在持续“破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故事的传播还将点亮世界更多角落。

河南省
生态环境厅
企业服务日
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