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陈颖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提案收悉,经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结合我省省情,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分类处置、资源化利用为导向的治理新路径,截止目前,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4%,位居中西部省份前列,昔日农村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一是完善制度体系。2019年颁布了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1820—2019)。全面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方案)编制工作。相继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技术指南(试行)》《关于科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意见》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规划、标准、政策等逐步完善,制度框架的“四梁八柱”初步建立。二是突出治理重点。根据我省村庄特征以及环境保护需要,确定重点治理区域,以点带面、梯次推进,优先推进乡镇政府驻地、黄河流域、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66%,黄河流域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5%以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护区沿线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分区分类施策。编制《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荐技术模式》,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优选符合农村特点的成本低、维护简易、治理有效的技术模式,对地方盲目照搬城市模式建设“大管网”“大设施”的行为进行纠偏。鼓励各地结合农业生产需要,积极推广应用资源化利用模式,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四是强化机制保障。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重要内容,利用省污染防治攻坚办和各地市污染防治攻坚办平台强力推进。健全省级统筹、市抓推动、县级落实的工作机制。深化政银合作,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招商银行河南分行建立沟通协作机制,指导帮扶各地利用好政府债券、政策性银行中长期贷款等融资工具,不断拓宽地方融资渠道。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基础薄弱,存在着整体覆盖率不高、治理难度较大、投入资金不足、运维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特别是部分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资金无法稳定保障,导致设施不能正常运行。针对以上问题,经认真调查研究,主要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是健全治理体系。坚持城乡融合、以城带乡,指导各地加快构建县级政府主导+专业公司建设运维+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的治理体系。注重政府有为、市场有效,鼓励各地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或选择专业公司统一负责农村生活污水建设运维,推动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和统一管理,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力争2022年底,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6%。
二是坚持梯次推进。引导各地充分考虑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建设,或盲目照搬城市模式贪大求洋,突出重点,稳中求进,求好不求快。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方向,重点推进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2023年底实现设施全覆盖;分期分批推进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保护区774个村庄的污水治理;加快推进黄河干支流沿线、风情名胜区、城郊融合类及各类试点示范村生活污水治理。
三是突出因地制宜。总结推广不同区域特点的污水治理技术模式,指导各地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优选成本低、维护简易、治理有效的技术模式。坚持以城带乡,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和服务向村覆盖、向户延伸,城镇周边的村庄通过就近纳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处理;人口集聚度高、毗邻饮用水源等水质排放要求高的村庄,宜采取集中处理;居住分散、污水产生量较少的村庄,可重点推进改厕,实现就地就近资源化。规划非保留村和“空心村”原则上不在新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重点做好污水管控。
四是强化运行管护。以未正常运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类整治提升行动为抓手,将问题整改与健全长效机制、灾后重建相结合,建立有改造提升价值设施、无改造提升价值设施、水毁设施“三本账”,一站一表、挂账销号、分类施策,以问题整改推动各地建立健全污水设施运维管理机制,力争2023年底,2019年后建好的设施正常运行率达到90%以上,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的好、转的开”,减少“晒太阳”现象。
五是完善资金保障。多方统筹污水治理资金,引导各地逐步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深化与国开行、农发行、河南水投集团等合作,指导各地利用好政府债券、政策性银行中长期贷款等融资渠道,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积极探索推行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导群众以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采用集中式设施治理污水的村庄积极探索建立农户付费制度,逐步构建多元投入资金保障机制。
六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体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农民而建,尊重村民意愿,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保障村民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的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发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农村污水治理,并纳入村规民约;倡导节约用水,从源头减少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良好氛围。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你继续关心和支持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言献策,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022年5月24日
联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 申国彦
联系电话:0371-66309522;18037188796
邮 编:450046
抄 送:省政府督查室,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