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0320-01-2024-00122 分类:
发布机构: 科技标准处 发文日期: 2024-05-28
名  称: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0931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豫环函〔2024〕85号 有 效 性: 生效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0931号提案的答复

余保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化地方标准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注和期待是对我们的最大鼓舞,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收到提案后,我厅高度重视,积极会同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有关情况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过程中,加强数据资源共享,注重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汇聚整合信息化业务系统,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平台,成立生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规范全省生态环境标准化工作,生态环境智慧化监管水平明显提升。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有效破除数据壁垒,构建全省一体化数据资源共享体系。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实施方案》(豫政办〔2022〕62号),指出要充分发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家、省、市三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公共通道和枢纽作用,在保障数据安全前提下,实现政务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高效便捷共享。我省积极推进政务数据资源整合,目前已有49个省直单位通过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享2568项数据资源,有力支撑生态环境在内的政务服务能力提升。推动省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平台的大数据基础平台子系统可开展海量数据分析和处理,并提供实时和离线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实时共享交换平台子系统可减少数据交换环节,提高传输速度,提升数据共享交换效率50%。

  (二)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平台。梳理整合现有生态环境信息平台,以“现状清晰、监管精准、管控科学、服务到位、支撑统一、安全可控”为主线,建设了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平台(二期)项目,着力打破涉生态环境部门之间、业务处室(单位)之间、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系统之间的数据、资源、信息共享。通过构建统一的内、外网共享门户,对内实现服务决策、服务管理,对外实现服务企业、服务公众。通过“一平台、一门户、一标准、一张图、一模型、一套数、一个码、一扇门”等“八个一”体系建设,实现生态环境信息整合共享、协同管理、智能服务、挂图作战和闭环调度等功能,推进污染管控科学化、评估智能化、企业监管精细化等,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支持企业绿色发展、满足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已经汇聚整合了环境质量、污染源、核与辐射、固废、环境执法、政务管理等50余个信息化业务系统,数据量达109余亿条,以“应用超市”模式建设了130多个业务应用,提供电脑端和手机端两种访问渠道,可满足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使用人员的工作需要。

  (三)全面落实标准化要求,成立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系列要求,高标准、严尺度成立河南省生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分类实施、全程指导”原则,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库作用,有效开展生态环境标准研制指导工作。标委会积极对接生态环境部及其他省级生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强化与科研机构、高校、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标准与科研结合,推动标准工作引导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标委会充分发挥标准技术支撑作用,聚焦我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需求,持续强化关键技术前瞻性研究,做好生态环境标准的制修订、实施评估和宣传贯彻等工作,推动了我省生态环境标准全面优化升级,构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科学合理、先进适用、协同配套的河南省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标委会秘书处丰富活动形式,通过组织座谈、调研、技术交流研讨,协调相关处室、单位为标委会做好服务保障,共同推进我省生态环境标准化事业蓬勃发展。

  (四)有序推进标准制修订,初步形成了绿色标准体系。自2001年我省生态环境标准化工作开展以来,已制修订地方生态环境标准70余项,覆盖了大气、水、土壤、农业农村、饮用水源、黄河流域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和区域,形成行业标准与流域标准并举、直排标准与间排标准并重、排放标准与技术规范并用、城市标准与农村标准并管的河南省生态环境标准化工作格局。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绿色标准体系,既持续优化大气、水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实现从有到强;又聚焦“双碳”、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薄弱环节开展标准化研究,实现突破。2022年以来,在大气、水、噪声、移动源等重点领域立项标准20个,其中噪声和移动源标准填补全省领域内的空白。发布实施《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21项地方标准,其中,《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是首个国家牵头统一编制、以地方标准形式发布的流域型综合排放标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规范》是我省牵头制定的首个区域型标准。特别是2024年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指南》发布后,我省积极推进环境信息共享、规范环境资源分类和编码等工作,《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技术规范》《环境信息资源目录管理技术规范》两项标准成功立项。

  近年来,我省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标准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生态环境信息化标准工作建设晚、成果少,标委会成立时间不长,还未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的问题还时有发生,数据分析能力弱、缺乏深度挖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下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务数据高效便捷共享的决策部署,通过信息化支撑、标准化建设,为提升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一)持续提升政务大数据技术支撑能力。加快《河南省大数据标准体系框架》各项标准立项和制修订进程,为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管理应用提供依据,为生态环境信息化标准建设提供参考。从统筹管理、数据目录、汇聚治理、共享应用、开发利用、算力设施、标准规范、安全保障等方面明确工作任务,逐步形成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立跨部门数据治理工作机制,推动数据源头治理。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政务数据质量问题高效处理,持续提升政务数据质量。

  (二)持续推动信息化支撑。持续做好河南省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平台(二期)优化,加强数据中台、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学习应用,不断优化污染源“一企一档”动态信息管理系统,持续为我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智能高效的信息化支撑。同时,抓好网络安全管理,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开展重要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保障各类平台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三)持续推动智慧监管平台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构建一体化河南省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建设要求,完成全要素精细化监管业务场景建设,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指挥决策分析体系,实现生态环境一体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提升生态环境综合管理能力。推动河南生态环境数字化、一体化高效运行。

  (四)持续推动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制修订项目储备库,在标准类型、标准领域、标准制修订主体等方面寻求突破。坚持“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分类实施、全程指导”原则,严格标准组织开展专家咨询会、技术审查会,把好标准质量关。组织对各级生态环境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开展国家和地方新发布标准宣贯培训。重点做好《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技术规范》《排污单位视频监控设施建设技术规范》生态环境地方标准立项后的制订工作,积极争取更多的信息化标准项目立项。

  衷心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建议,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在以后工作中给予我厅更多关注与支持。

  2024年5月27日

  联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科技标准处 赵亮亮

  联系电话:0371-66309308   15138922016

  邮 编:450046

  抄 送:省政府督查室,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

河南省
生态环境厅
企业服务日
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