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漯河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3年5月份全市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推进会,对全市8条国控及省控河流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研判。会议通报了全市8条国控及省控河流1—4月份水环境质量状况,分析了当前8条国控及省控河流水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在巡河排查、水污染防治工程、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涉水企业环境监管、降雨排涝、桥闸工程拦河施工、上下游闸坝开启机制、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下一步深入推进8条国控及省控河流断面水质达标及深入开展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要求,一是要重点关注河流断面水质达标情况。各县区要紧盯人工取水监测、在线监测数据,加强巡河排查,及时对水质超标不稳定的原因进行分析研判;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保证在降雨期市政泵站排涝闸门在满足开闸条件下能做到快开快关,减少降雨排涝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加强与下游西华、鄢陵闸坝的协调联动,保障河流水体的流动,提高全市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二是要持续加强涉水企业及污水处理厂监管。各县区要进一步提高对涉水企业及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遏制涉水企业偷排、漏排、超排现象,严格规范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确保出水达标排放。三是要着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及涉水工程施工水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加快推进汾河水生态修复工程、淞江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郾城区颍河水环境监管及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相关河流涉水工程需采取有效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增强水体的连通及流动性,保证河流水质达标。四是要深入开展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各县区按照《入河(海)排污口三级排查技术指南》(HJ1232-2021)等有关要求,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原则,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摸清入河排污口的分布及数量、污水排放特征及去向、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