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颗粒归仓。最近,来自天津的收割机司机王泽玉在商水县汤庄乡忙着作业,不过他的任务不仅是收割粮食,还包括农作物秸秆的收集及运输。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有300多名像王泽玉这样的司机正穿梭于田间地头,绘就一幅繁忙而亮丽的秋收画卷。
地处黄淮平原的商水县是河南省农业大县,每年玉米种植面积约100万亩,产生秸秆约150万吨。如今,商水县通过建立1家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工厂、2个标准化秸秆收储运中心,便可做到年处理秸秆约20万吨,年产生物天然气约2000万方,可满足全县近一半的天然气用量,实现年产值近2亿元。
怎样让玉米秸秆变废为宝,“秸”尽所能?近日,大河网记者走进商水县汤庄乡,沿着玉米秸秆收割、储存、转化的流程,实地探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径。
秋收|村里来了双收机 乡亲们解决了大难题
金秋时节,在商水县汤庄乡铁炉村的田野上,一台台茎穗兼收机和秸秆运输车辆正并排前进。玉米果实通过兼收机吞进储存箱,秸秆则被粉碎后吐出装进秸秆运输车。
田垄间,村民张伟正忙着招呼收割队伍。不到1个小时,他家7亩玉米便收割完毕。随着茎穗兼收机驶入下一田块,王泽玉摇下车窗,探出头挥手示意张伟前来装运玉米。
“以前用单收机,剩下秸秆难处理。现在村里来了兼收机,田地里干净又增收。”说话间,张伟将农用车开进地头,将玉米运回自己家里晾晒。
一直以来,秸秆处理都是个大难题。56岁的张伟之前没少为这发愁。张伟说,前些年,不少村民索性一烧了之,导致空气污染,若不当还田还会造成土壤板结加重、肥力下降及病虫害等问题。
既不能简单付之一炬,也不能抛之田野,这些秸秆究竟应该如何妥善处理?商水县在引进生物质能源项目上找到了出路。
2020年,商水县引进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天然气项目,该项目由河南豫天新能源有限公司出资,解决了当地秸秆处理和能源利用问题。
“这些茎穗兼收机就是必奥新能源改良设计的。”豫天新能源商水项目总经理张斌告诉记者。商水项目由技术提供方必奥新能源负责运营,在每年秋收前,必奥新能源会联系多家合作社,组织300多台茎穗兼收机和收割机手来到商水县,并根据玉米种植面积和村民需求,分配车辆进行具体作业,以期完成20万吨的秸秆收储目标。
在秋收期间,一些村民还将自家农用车用于秸秆运输,每吨秸秆收取运费40元钱。今年,张伟驾车跑了7天运输,就多挣了5000余元。
储存|建立收储中心 打通进厂最后一公里
秋雨骤至,商水项目负责人张斌披上雨衣,前往收储中心进行巡查。在现场,他用力拽了拽覆盖在碎秸秆上的雨布,更加紧实地遮蔽住下方的秸秆,以防雨水侵入。
这座位于汤庄乡娄冲村的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占地面积50亩,有4个贮存池,秸秆收储量超10万吨。此外,在商水项目北边的铁炉村还有一个占地约30亩的收储中心。
“秸秆收过来后还得储存好。”张斌说,过去秸秆露天堆放且不经过压实,遭遇强降雨后浸泡或与空气长时间接触会影响品质。如今,豫天新能源按照合理半径建设规范的秸秆收储中心,将碎秸秆压实后排出空气,并配备上雨布,避免了秸秆浸泡发霉及提前腐败问题。
走进收储中心,只见一台台秸秆运输车辆已排成长龙,经过电子地磅称重后,秸秆即可入库。步入下沉达5米的贮存池内,多辆钩机和铲车正往返穿梭作业,把碎秸秆压实后整齐地堆放在一起。
记者还注意到,四个贮存池之间特意预留了消防通道并装配消防设施,确保安全无虞。同时,收储中心还安装了摄像头,方便管理人员实时了解现场情况。
“收储中心建在农田边上,打通了秸秆进入工厂的最后一公里。”张斌说,这些秸秆无需预处理即可直接运到生物质工厂加工生产。而在贮存池另一侧,同样热火朝天:几名工人正在为钩机、铲车加注机油,确保在接下来的作业中能够高效运转。
张斌告诉记者,2个标准化收储中心目前有钩机、铲车等设备30多台。秋收时,这些“钢铁巨人”一起上阵,半个月即可完成方圆15公里农田的秸秆压实储存工作。
转化|包袱变身财富秸秆利用实现产业闭环
“看着自己家的秸秆变成天然气,真是觉得神奇。”在生物质工厂上班的李兰兴奋地说,她今年种植了15亩玉米,不仅秸秆得到了有效利用,自己在工厂工作还增收了5万元。
记者跟随张伟的农用车来到豫天新能源商水生物质工厂。这里由喂料车间、8个集装箱式厌氧发酵罐、有机肥发酵车间、有机肥制粒车间、沼气提纯区等核心厂区构成,通过先进的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可保证全年不间断生产生物天然气。
“秸秆回收—粉碎发酵—提纯制气—尾渣制肥—回馈农民。”商水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刘运才表示,商水县通过规模化处理玉米秸秆,生产生物天然气、生物有机肥、食品级二氧化碳,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绿色种养循环。同时,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要求,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提升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利用能力。2024年1月,《河南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路径,要采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等多种方式,着力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在平顶山,种植大户杜海波已经尝到了使用有机肥的甜头。他告诉记者,今年使用了商水生物质工厂的有机肥后,近800亩作物每亩都增收了100多斤,而且病虫害减少,抗旱能力也增强了。他计划秋收后继续在小麦上施用有机肥。
如今,商水县已因地制宜探索出“草变气”、“草变肥”等综合利用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未来,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逐步推进,商水生物质工厂还将探索绿色甲醇等新型绿色燃料的生产工艺,为下游企业提供绿色溢价,助力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