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推动年度重点工作按时完成,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成员带着问题奔赴县(市、区),强化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隐患问题,全力以赴打好2023年度污染防治攻坚“冲刺战”。
一是强化领导包抓。建立县级领导分县包抓工作机制,由分管县级领导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带着“问题清单”深入分包县(市、区),现场督导大气、水、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等6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指导帮助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督促县(市、区)落实责任,推动隐患整治工作扎实开展。目前,已将突出生态环境隐患6类问题分解成42个问题,列出8份“问题清单”,并交办到5个县(市、区)。
二是锚定重点任务。深化上级交办问题整改,加快推进4个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群众举报件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对导致我省在国家2022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被扣分的3个问题进行重点督办。深化大气污染防治,紧盯年度目标完成率,优化调整产业能源结构,加快推进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节能降碳改造等29项重点治理任务,推广新能源车应用,提升重点行业清洁运输比例,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监管,完成53个重点乡(镇)空气自动监测站升级改造并联网运行,全面整改扬尘污染PM10反弹、灵宝市高值热点频发等问题,确保全面完成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深化水污染防治,推动渑池吴庄等断面稳定达标,加快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三门峡市灵宝博华水务有限公司提标改造,完善城镇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推动义马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三门峡市眼科医院等2个地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深化土壤污染防治,推进5个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加快26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完善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维体系,提升设施正常运行率,加快完成土壤污染防治目标任务。
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健全工作机制,实行清单管理,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时间节点,做到即查即改、即交即改。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供精准、专业、可行的工作建议,制定可操作的工作方案,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强化协同机制,充分利用河长制、山长制、田长制等制度机制,推动形成各职能部门权责明晰、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