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环保文件 > 其他文件 > 2022
索 引 号: 10320-01-2022-00094 分类:
发布机构: 大气环境处 发文日期: 2022-05-26
名  称: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50692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豫环函〔2022〕69号 有 效 性: 生效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50692号提案的答复

蔡根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理念深入开展我省臭氧污染治理》的提案收悉。经与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农业农村厅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1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紧盯目标任务,精心谋划部署,强化攻坚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坚持优化存量和提升增量两手并重,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一是推进新兴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实施2021年度新兴产业链“四个清单”,推动213个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超过600亿元。2021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较传统产业和高耗能工业增速均高出12.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4%、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较传统产业和高耗能工业增速均高出17.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2%、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二是加快调整优化产业机构。制定《河南省淘汰落后产能综合标准体系》,从严从紧从实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实施落后产能清零行动。2021年,淘汰8家企业112台落后设备,关停落后煤电机组5台82.5万千瓦,完成76个产业集群升级改造及周边区域综合整治,推动完成10家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三是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根据《河南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行动方案》《关于建立“两高”项目会商联审机制的通知》要求,明确省“两高”项目类别、处置措施、政策机制,规范审批程序,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完成30%以上重点用能单位改造。四是提升工业能效。“十三五”以来,累计对738家企业和数据中心开展节能监察、为616家企业提供了节能诊断服务,在钢铁、焦化、合成氨等6个高耗能行业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和能效“领跑者”活动。组织实施电机、变压器等通用设备能效提升行动,促进重点用能设备实现系统节能。“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了35.77%,2021年又下降了7.27%。五是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的若干意见》《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河南省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工作方案》及三个配套方案等,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鼓励企业推行绿色制造,实施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十三五”期间,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38家、绿色工业园区12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4家、绿色设计产品62个,省级绿色工厂128家。

  (二)深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优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有序实施煤炭消费替代,加大外电引入力度,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一是严格实施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替代。分解下达各地“十四五”及2021年度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印发实施《河南省2021年节能降耗工作要点》等文件,明确年度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及重点任务。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推动平原地区散煤清零,全年累计发现并取缔散煤销售点56个,拆改燃煤散烧设施设备5452个(套),查办违法生产经营案件108件,查处不合格洁净型煤258吨。全省所有新建、改建、扩建耗煤项目一律实施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着力压减高耗能、高排放、过剩落后产能煤炭消费总量。2021年全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强度下降2.8%。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立“月调度、季监测、年通报”制度,压茬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重点项目建设,2021年全省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789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累计达4040万千瓦。三是加大外引电力力度。加快重点输电通道建设,释放天中直流、青豫直流输电能力,2021年全省累计吸纳外电71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15.2亿千瓦时、增长19.2%。积极谋划外电通道建设,陕电入豫工程已列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开工项目。

  (三)稳步推进调整交通运输结构

  一是推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2021年度全省铁路货运量9547万吨,同比增加2.9%;内河航道水路货运量3584万吨,同比增加32.3%。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全省集装箱公铁、铁水总量60.3万标准集装箱,同比增加21%。二是加快车(机)结构升级。积极推广新能源车辆,2021年度全省新增786辆新能源公交车,累计新增新能源公交车3.31万辆,占比86%;新增新能源出租汽车2500台,占新增出租汽车的82%;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超过56万辆,新建专用充电桩8600个,累计达到5.16万个;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和老旧车22.1万辆。

  (四)大力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

  开展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提升行动,加快推动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推进钢铁、水泥行业差别化电价、水价政策,提升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积极性。2021年,全省完成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序46个、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序196个、清洁运输改造企业102家、工业炉窑综合治理2315座、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345台、生物质锅炉升级改造88台、燃煤机组综合治理41家、垃圾焚烧炉治理27座、16座冲天炉改造任务。

  (五)积极推进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

  加强省市两级夏季臭氧精准预报能力,科学、精准实施区域联防联控,组织13个省辖市(区)加入生态环境部“一市一策”跟踪研究,5个省辖市加入省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积极邀请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态环境系统内单位参与“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督促各驻点团队重点开展夏季臭氧污染跟踪研究,建立臭氧污染案例库,利用走航监测、卫星遥感、关联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臭氧污染成因,构建城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动态化排放清单,提出臭氧防控“一市一策”解决方案,支撑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2021年,全省完成VOCs源头替代企业2772家,实施高效治理工艺665家,开展泄露检测与修复208家,臭氧浓度与2020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臭氧超标天数同比减少4天,较2019年同期减少35天,VOCs治理和臭氧防控成效明显。

  (六)强力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

  严格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加强排放检验机构监管。截止2021年底,累计检查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3043家,处罚32家,累计停站天数2606天,处罚金额540万元;扎实推进重点路段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全年共检测柴油货车134万辆,检出排放不合格车辆1.17万辆;加快推进大宗物料运输企业门禁系统建设,全省累计安装8498家,联网8395家;充分依托遥感监测设备进行道路执法,全省共建设固定式遥感设备278台、移动式遥感设备118台,筛查柴油车辆1833万余辆,抄告公安部门处罚5365辆;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全省监督性抽测3.7万台,处罚使用不达标机械违法行为630起,罚款金额538.1万元,有效遏制了移动源超标排放行为。

  (七)持续提升监测监控能力建设

  不断健全省、市、县、乡、企业五级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体系。截止目前,全省共建成100个国控站、251个省控站、1804个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站,实现全省域空气质量监测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域大气颗粒物组分观测网,包括城市站点20个,边界站点6个和3个高山站、2个背景站,初步构建了城市光化学监测网,实现了臭氧、VOCs组分等自动监测。在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和包装印刷等涉VOCs的工业园区积极推进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对重点工业园区加强监测监管,持续实现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动态全覆盖”,推动监管模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通过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我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各项空气质量指标仍处于高位;臭氧污染日益凸显,已成为导致部分城市夏季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子;移动源成为氮氧化物排放主要来源,对秋冬季细颗粒物污染和夏季臭氧污染产生较大影响,完成国家“十四五”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我省将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战略

  研究制定《河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印发实施《河南省能源低碳转型发展行动方案》,加快推动能源产业碳减排,持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重点推进整县屋顶光伏试点建设,加快推进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千万平米地热供暖示范区建设,力争2022年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50万千瓦左右,新增地热能供暖能力1200万平方米。加快推进“陕电入豫”工程,建立工作专班,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及陕西方面沟通协调,力争陕电入豫工程2022年底前获得核准。

  (二)深入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

  一是积极推动产业机构深度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程产能,推进传统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化改造。二是加速推进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坚持“增气减煤”同步,有序推进清洁能源替代,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因地制宜推进清洁取暖。三是提升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水平。深化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和服务机制创新,加强选肥施肥全过程技术指导。力争2022年建立起覆盖全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科学合理施用化肥,持续落实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四是突出防治重点,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标志性战役。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聚焦秋冬季细颗粒物污染治理,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VOCs、氮氧化物治理,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路、油、车系统治理,通过精准施策、全力攻坚,推动解决突出大气环境问题。

  (三)继续强化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优化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快推进重点乡(镇)空气自动监测站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十四五”全省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加强全省大气颗粒物组分、VOCs组分监测和背景站、高山站质量管理和应用。强化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现代化建设,补齐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等监测短板。加快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积极共享涉及生态环境的业务数据和视频数据,加强监测数据在超标预警、重污染天气管控、分析研判等领域的应用。

  (四)着力培养和提升我省本地化科研队伍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机构等单位积极参与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督促各地选取本地基础较好的研究人员和业务骨干参与“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充分利用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人才、仪器和技术优势,参加国家、省、市相应技术培训,培养立足当地、央地结合的大气环境技术人才和科研团队,提升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可持续技术支撑能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感谢您的支持,欢迎继续关心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2年5月25日

  联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应对气候变化处) 熊 飚

  联系电话:0371-66309853;13803895487

  邮 编:450046

  抄 送:省政府督查室,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洛阳市政府,洛阳市政协。

河南省
生态环境厅
企业服务日
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