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河南省生态环境网校 > 科普知识

科普动画| 臭氧的故事

来源:河南环境发布时间:2020-05-25 11:01打印页面


 

  1785年,德国人在使用电机时,发现在电机发电时会产生一种异味。1840年,德国科学家舍拜恩在电解稀硫酸时,发现有一种特殊臭味的气体释出。这种气体的气味与雷电后空气中的腥臭味相同,他判定这种气味是由一种新物质产生的,并将此物质命名为臭氧。自此,臭氧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了。

  臭氧是氧气的“亲兄弟”,它的分子由3个氧原子组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一个氧气分子可分解为两个氧原子,其中一个氧原子和其余的氧分子再一次结合,就形成了臭氧分子。

  臭氧浓度在0.02至0.04ppm范围内时可被多数人感知。当浓度约在0.02ppm时,臭氧会使空气闻起来清新,令人感到神清气爽。在浓度较高时,臭氧具有特殊的臭味,是近地面一种令人讨厌的污染物。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是导致近地面臭氧污染的原因之一。

  和以PM2.5(细颗粒物)为首的污染相比,臭氧污染潜伏得更深。即使在晴朗的蓝天下,也可能存在臭氧浓度超标的问题。

  然而,臭氧并非全是坏处。高空臭氧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可以保护地球免受高强度紫外线辐射。

  另外,适当的低浓度臭氧还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食物、水源、空气等都可以用臭氧进行净化。

河南省
生态环境厅
企业服务日
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