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河南省生态环境网校 > 科普知识

从2000 年至今食用动物的抗生素耐药性增加了近两倍

来源:生态环境部发布时间:2020-05-11 11:04打印页面

  近日,一项刊登在《 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称,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对动物蛋白需求日益增长,导致了牲畜食用抗生素的数量激增,使得容易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致病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几乎增加了两倍。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普林斯顿环境研究所和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近1000篇出版物和兽医学相关报道,绘制出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抗生素耐药图谱,研究人员重点对大肠杆菌、弯曲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研究,这些细菌均会引起动物和人类严重疾病的发生。研究者发现,到2018年,发展中国家用于治疗的抗生素对供人类食用的40%的鸡和三分之一的猪进行治疗时有超过一半都是无效的。

  研究人员还发现,家畜中的抗生素耐药性在中国和印度最为普遍,巴西和肯尼亚正在成为新的热点。自2000年以来,随着非洲和亚洲国家从低蛋白饮食转向高蛋白饮食后,非洲和亚洲的肉类产量增长了60%以上,南美则增长了40%。而且全球一半以上的鸡和猪都出自亚洲。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首次追踪了全球动物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过去18年里,抗生素耐药性急剧上升。研究人员建议,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行动,限制在农场动物中使用人类抗生素,同时发达国家还应该支持向可持续农业过渡,可以通过一项全球基金来补贴和改善生物安全。在饲养供人类食用的动物中如果不加限制使用抗生素的话,或许就会引发传染性细菌在全球蔓延,而这些细菌感染也会越来越难以治疗。

  抗生素耐药性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如今在畜牧业中使用的药物正在迅速失去效力。更多人在吃上高蛋白食物的同时,或许是以抗生素失效作为代价的,因此,人类需要重视并对这个问题的优先级进行评估。

河南省
生态环境厅
企业服务日
活动
关闭